找回密碼
 註冊
查看: 2456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「Good Old Days」迷思 殖民時代幸福些?

[複製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1#
axgroup 發表於 2012-8-8 17:26:17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「Good Old Days」迷思 殖民時代幸福些?
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香港單車手李慧詩在倫敦奧運會勇奪銅牌,英國及中國選手分奪金、銀牌,頒獎禮播着英國國歌,三地旗幟飄揚,竟引來網民惡搞把特區旗變成英國香港旗,紛紛留言懷念97前殖民地年代!但看清楚一點,舊日子真的美好嗎?









不滿社會現況 才懷念以前

近年不時有示威者揮動英國香港旗,這在剛回歸後首幾年的遊行中較少見到。李慧詩得獎後,有網民留言「好懷念97前的日子」、「聽住God save the Queen恭喜香港隊」等,部分更形容香港在英治時代為「Good Old Days」。這些舉動,不難看出是對社會現況不滿,造成懷念往日的情感投射,但這是否只是Good Old Days的迷思?

論經濟,回歸前的經濟增長速度飛快,例如經濟總量在1984至97年,合共增長超過400%,但在回歸後的97至2011年,增長則少於40%,速度明顯放緩,回歸後的薪酬增長也緩慢。但除了經濟,還有更多令市民不滿的問題,例如回歸後最多爭議的官商勾結、貧富懸殊,還有香港的民主及人權等議題,梁振英政府上台後,「西環治港」及國民教育近日又鬧得沸騰等,也是釀成港人不滿的原因;但這些問題在回歸前就不存在嗎?

1.官商勾結︰制度化 Vs 個人化

現時社會聲音批評官商勾結、地產霸權,回歸前不見得沒有,例如,回歸前不少英資財團如滙豐銀行、太古等,穩佔行政局(現為行政會議)內的席位,可參與政府決策。

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就表示,回歸前英資公司幾乎壟斷公共服務如公共巴士、電訊服務,購買的巴士款式也大多來自英國,甚至政府聘請的顧問公司,也多找英資機構,明顯有利益衝突。

但回歸前政府與財團的利益交換,屬制度化,在法律範圍以內,而回歸後的利益交換,屬個人化,例如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嫌貪污事件,則超出法律範圍而受查,同樣存在利益交換問題,形式稍有不同罷了。

2.貧富懸殊︰社會流動 Vs 社會不流動

本港的貧富懸殊問題,從堅尼系數來說,從1971年的0.43,升至去年的0.537,代表收入差距增大,但從另一方面,中產階級也在這數十年間膨脹,整體社會生活質素有所上升。

陳健民表示,60至70年代也有一邊廂基層要瞓街,另一邊廂華人精英居住山頂的貧富懸殊畫面,不過當時社會較為接受,原因在於社會流動快,基層相信只要努力就可向上爬。

3.民主人權︰市民期望 Vs 實際進展

事實上,在60至70年代,英國擔心香港被中國勢力滲透,大力打擊左派,甚至打壓言論自由。直至80年代起,由於中國將收回香港,英國才開始在港提出在立法會引入直選議席等,令市民對政治民主發展更高期望。陳健民稱,但回歸後,民主發展步伐緩慢,遠遠追不上市民的要求,導致民怨。

問題一直都在 昔較少質疑

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便認為,基本上回歸後出現的社會問題,在回歸前也存在,但在過往殖民地時代,市民較少提出質疑。

造成Good old days的迷思,並非無因。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,這是市民對環境不滿的反彈,他相信大部分說懷念殖民地年代的年輕人,未必對英治時代有深切體會,這份「懷念」,源於當年香港相對內地在文化上的優越感,惟近年內地經濟及文化地位冒升、西環治港的政治環境,才會有「舊日子美好」的假象。

迷思是市民的一種感情投射,可以理解,但卻要看清背後所代表的反抗情緒。梁振英班子要拆解的,是社會對政府的不滿情緒,否則市民只會繼續陷於懷念舊日時代的迷思當中,要建立管治威信,更難上加難。

(Source :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good-old-days-迷思-殖民時代幸福些-224958589.html)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
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註冊

x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GMT+8, 2024-4-30 03:24 , Processed in 0.023132 second(s), 21 queries , Gzip On.

© 2001-2011 Powered by Discuz! X3.2. Theme By Yeei!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